关于公开征求《梧州市2025-2026年培育壮大规模以上其他
营利性服务业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
为加大对现代服务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支持力度,着力补齐其他营利性服务业短板,推动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专业化、高端化发展,我委牵头起草了《梧州市2025-2026年培育壮大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现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如有意见建议,可在公告期内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向梧州市发展改革委就服高技科反映,联系电话:******,邮箱地址:******。公告期:2025年5月13日至2025年5月19日。
?
附件:梧州市2025-2026年培育壮大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
?
?
******委员会
?????????????????????2025年5月13日
附件1
?
梧州市2025-2026年培育壮大
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若干措施
(征求意见稿)
?
******委员会关于印发2025年全区服务业发展工作要点的通知》(桂发改就服〔2025〕192号)以及《梧州市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梧政办发〔2024〕?87******人民政府关于研究其他营利性服务业招商引资工作专题会会议精神,加大对现代服务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支持力度,培育壮大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市场主体,促进全市服务业提质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措施。
一、总体目标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以培育现代化服务业体系为目标,持续深化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加力“重点领域”、培育“空白领域”,推动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专业化、高端化发展。重点领域: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人力资源服务,工程技术与设计服务,综合管理服务,居民服务业,体育,娱乐业。空白领域:会议、展览及相关服务,研究和试验发展,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文化艺术业。力争到2026年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年均营业收入总量达到100亿元以上、在库企业达到80家以上、年均增速达到8%以上。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信息互推。建立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行业临规入库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市市场监管局每月5******税务局每季度次月末负责梳理出年度收入达到规上标准80%以上以及新开业累计营业收入达到规上标准60%以上的服务业企业名录,市统计局负责核实符合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行业范畴企业,市发展改革委负责汇总各部门信息后分送各县(市、区)、产业园区,做到企业培育入库零遗漏。(责任单位:******税务局,各县(市、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
(二)强化招商引资。深化“一把手”招商、驻点招商、精准招商,积极引进优质企业,各县(市、区)每月27日前报送本月其他营利性服务业招******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其他营利性服务业重点领域和空白领域,抢抓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渗透、科研范式变革、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发展机遇,发挥中国—东盟博览会、宝石节、“梧现商机”等招商平台功能,吸引高能级主体投资落户,鼓励引进区域总部型企业和优质项目。(责任单位:市第三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各有关成员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
(三)做好市场主体服务。鼓励企业“小升规”“上台阶”,按规定给予有关奖励。鼓励企业“个转企”,推动实现“个转企”登记程序一件事一次办,保持“个转企”登记档案延续性、一致性。优化服务方式,加强惠企政策兑现落地见效,对行业正向拉动和反向拉动明显的龙头企业,加强一对一服务。加大涉企政策宣贯力度,创新惠企资金的兑现机制,扩大直快达享资金规模。有序清理政府拖欠服务业企业账款。(责任单位:市第三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各有关成员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
(四)支持AI融合赋能。支持企业购买普惠算力服务,降低人工智能企业研发投入成本,填补互联网数据服务空白领域。支持企业、高校搭建行业级数据共享开放平台,推动互联网平台发展。加强人工智能企业主体培育,规划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园、人工智能创新平台,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发展,打造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业新增长点。(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大数据发展局)、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县(市、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
(五)强化科技服务能力。着力提升科技服务业效能,鼓励科技服务业企业打造创新型企业总部,支持我市规上科技服务业企业加强和区内外有实力的科技服务业企业合作、拓展业务。鼓励科技服务业企业组建企业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创新联合体等。鼓励具备科技研发服务业务的制造业企业实现“主辅分离”,面向社会提供科研服务。(责任单位:******建设局、市场监管局,各县(市、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
(六)提质租赁商务服务水平。推动商务服务专业机构发展壮大,加快发展与现代产业需求相适应的法律、咨询服务、会计、中介、广告策划等商务咨询服务。加强保安行业监管和正规化建设,提升安全保护服务质量。着力发展会展经济,做优梧州国际宝石节等特色产业展会,鼓励六堡茶、科技宝石、陶瓷等特色产业发展展会新业态,强化会展载体和品牌建设,提升展览业市场化运营能力。加强人力资源产业培育,引导劳务外包业务数据入统,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业企业打造区域总部经济,提高人力资源服务质量。(责任单位************税务局,各县(市、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
******居民专业化服务供给。推进家政服务品牌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填补家庭服务(含家政******居家社区养老配套设施建设,丰富老年用品消费供给。加快构建功能完善、智慧便捷的“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发展改革委、卫生健康委,各县(市、区)政府)
(八)支持文体旅发展。支持旅行社组织市外游客来梧旅游、住宿、游览梧州景区,支持旅行社扩大规模,对达到规模的旅行社按照规定给予有关奖励。支持演艺活动发展,打造常态化演艺项目,积极发展体验式、互动式、沉浸式演艺项目,鼓励演艺活动服务业企业打造区域总部经济。推动体育服务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支持发展冰雪经济发展,推动冰雪运动进校园。(责任单位:******财政局,各县(市、区)政府)
三、激励措施
(一)加强市场主体培育。对首次升规达标的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市级层面给予5万元的资金奖励,每年按奖励金额的50%、分两年奖励完毕。对制造业实现“主辅分离”、成立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的,首次升规达标,市级层面给予一次性15万元的资金奖励。当年(1-11月)营业收入实现正增长且首次达到3亿元、5亿元、10亿元、90亿元、100亿元的企业,市级层面分别给予一次性10万元、15万元、25万元、150万元、200万元奖励。(责任单位:******财政局,第三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各有关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市、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
(二)加强招商激励。加大其他营利性服务业?“招大引强”支持力度,对2025年、2026年当年招商引资项目(企业)数量以及月度上规数量排第一的县(市、区)、园区管委会,市层面分别给予100万元奖励,月度入库少于5个的,不予以奖励。(责任单位:******财政局,各县(市、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
(三)支持行业发展壮大。符合“个转企”有关条件的,按照《梧州市推行“梧优办”增值服务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实施方案》(梧政办发〔2024〕 32号)规定享受有关政策。对纳入“广西有戏”的剧场类、音乐节类演出项目申报《2025“广西有戏”缤纷演艺年演助实施细则》(桂文旅行规〔2025〕2号)的,支持企业申报有关政策。(责任单位:******财政局、文广体旅局、市场监管局,各县(市、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
(四)缓解经营压力。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积极性,支持企业按照《关于进一步完善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7号)规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对设在西部地区的鼓励类产业企业,按照《关于延续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20年第23号)规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责任单位:******税务局,各县(市、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
(五)做好政策兑现。激励措施中第(一)、(二)点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开展兑现工作,兑现细则另行制定。激励措施中第(三)、(四)点兑现工作由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具体组织实施。(责任单位:******税务局,各县(市、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
四、保障措施
市发展改革委牵头统筹协调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加强重大问题研究,协调各行业主管部门、各县(市、区)、各产业园区推进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发展。
本办法涉及市级兑现的奖励按照就高不重复原则享受,以具体申报通知为准。市财政统筹安排财政资金支持2025-2026年其他营利性服务业稳增长,市审计局等监督部门依法对资金使用情况履行监督职责,确保政策资金落实到位。
本措施由市发展改革委负责解释,自印发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6年12月31日。本措施涉及的具体政策有明确执行实现或国家、自治区、本市有明确规定的,从其规定,市场主体培育政策可以叠加享受自治区级、国家级有关政策。
文件下载: